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园区动态

圆满落幕!国际作物创新与商业化大会(亚洲)2025共探全球农业未来

2025-01-09     CropIB Asia    

  2025年1月7日,为期三天的国际作物创新与商业化大会(亚洲)2025(Crop Innovation &?Business Asia 2025)顺利落幕。大会涵盖了主题论坛、三场内容丰富的分论坛以及由中外顶尖专家共同参与的圆桌讨论等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进展、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创新农业的未来趋势等国际性重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题论坛:农业系统方法:不仅是种子,更是与作物保护,GPS,农业经济学,机器人,天气预报,精准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方法

  Roeland van Ham表示,未来的农业系统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种子、作物保护、GPS、农业经济学、机器人、天气预报以及精准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等。通过整合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科因(KeyGene)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将作物育种与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以应对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科因(KeyGene)通过独特的基因组学方法,帮助育种者加速作物改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育种者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

 

  主会场:全球视角下的基因编辑

  韩国ToolGen公司种子研发部高级董事Chee Hark Harn带来了《韩国基因组编辑作物的当前研发状况以及ToolGen公司动态》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以及该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方面的潜力。Chee Hark Harn指出,基因编辑技术正逐步成为作物育种领域的重要工具,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齐禾生科联合创始人、CEO张蓓的演讲《精准基因编辑助力生物育种》则进一步阐述了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她指出,通过精准基因编辑,我们可以实现对作物基因组的精确修改,从而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育种效率,还降低了育种成本,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吕玉平的演讲《基因编辑“智造”超级性状,赋能种业革新》则展示了基因编辑技术在种业革新中的巨大潜力。他介绍了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具有超级性状的作物品种,如高产、优质、抗逆等。这些超级性状作物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种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副院长祝水金的演讲《纤维、饲料和油料兼用型无腺体棉新种质的创制》则聚焦于棉花育种领域的创新。他介绍了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纤维、饲料和油料兼用型无腺体棉新种质,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棉花的综合利用价值,还为棉花育种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分会场:农业挑战——对农业问题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

  康伯伦生态农业(山东)有限公司总裁、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圣波以《耐盐碱植物遗传分子育种及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现状及展望》为演讲主题。他介绍了耐盐碱植物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分享了康伯伦生态农业在耐盐碱植物育种方面的最新成果。李博士提到,通过遗传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培育出适应盐碱地环境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和品质。他还探讨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技术体系,包括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作物种植等方面,为盐碱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珞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肖国樱则带来了《细胞壁积累BT杀虫蛋白:一个培育抗虫作物的颠性技术》的主题演讲。他详细介绍了这一创新技术的原理、应用效果及未来发展趋势。该技术通过将BT杀虫蛋白定位到作物细胞的细胞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当害虫啃食作物叶片时,会接触到这层保护膜并被毒杀。这一技术不仅具有广谱抗虫性、持效期长等优点,还能显著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和产量,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法国利马格兰(Limagrain)公司田间种子线发展负责人程丹素以《从土地到生活:基于植物遗传学的创新解决方案》为题,探讨了植物遗传学在农业创新中的应用。她指出,通过深入挖掘植物遗传学的潜力,我们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科学院前瞻战略科技先导专项项目总工程师张杰的演讲《植物免疫分子机制与抗性改良》则聚焦于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他介绍了植物如何通过复杂的分子机制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并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机制来培育具有更强抗性的作物品种。张杰强调,随着对植物免疫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有望在未来培育出更多具有优良抗病性的作物,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主会场:未来农业展望

  比利时Rainbow Crops CEO、联合创始人Giacomo Bastianelli的演讲《目标遗传多样性:作物复杂性状工程化的可扩展方法》探讨了如何利用遗传多样性来培育具有复杂性状的作物品种。他指出,通过深入挖掘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我们可以培育出更多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物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广泛的适应性。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副院长江冲亚的演讲《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则聚焦于智慧农业的发展。他介绍了智慧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江冲亚指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表型团队负责人、教授杨万能的演讲《作物表型组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则探讨了作物表型组学在农业创新中的应用。他介绍了作物表型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杨万能指出,通过深入研究作物的表型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为作物育种和生产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TunenAgroFood BV CEO Arjen van Tunen的演讲《关于全球农业食品和种子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则为我们提供了全球农业食品和种子行业发展的宏观视角。他分析了当前全球农业食品和种子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了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Arjen van Tunen强调,面对未来农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创新,共同推动全球农业食品和种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圆桌论坛: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对未来农业系统的改变作用

  在大会的圆桌论坛环节,高丽萍、吕玉平、Arjen van Tunen、Giacomo Bastianelli、王冰冰五位嘉宾围绕“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对未来农业系统的改变作用”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逐步成为推动农业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技术的潜力,我们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们也强调了国际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共同应对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主办方代表Roeland van Ham回顾了大会的精彩瞬间和丰硕成果,并对本次大会的联合主办方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创新科技国际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对参会嘉宾的积极参与和热情表示诚挚谢意,并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和创新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和期待。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吴静璇表示,此次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不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合作和创新的起点,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和机会推动农业的创新和发展,共同为实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农业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智能化、精准化和绿色化的生产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新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者表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领域从业者的共同使命与责任。

 

  本次大会为国内外农业领域从业者提供了作物创新交流与商业化合作的平台,与会者通过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共同探讨应对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全球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更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招商热线:0898-88759511|人才招聘热线:0898-88759502|城小二服务热线:0898-88565566

地  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宜居路崖州湾雅布伦科技产业园二号楼5楼

上班时间:上午 08:30 - 12:30 |下午 14:30 - 17:30

版权所有 中国(海南)自贸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琼ICP备19004414号-2       本网站支持IPv6
免责条款网站声明

琼公网安备 46020502000030号